第十八屆創新創業學程申請紀錄

字數:2504 字 | 預估閱讀時間:13 分鐘

一個奇妙的旅程

Medium好讀版點我

什麼是創新創業學程(創創學程)

本學程以於校園中推廣創意與創業相關學習、實踐、與輔導為宗旨,期能透過多元創意發想、跨領域創業知能、務實的商業設計與包容失敗的事業實踐過程,激發臺大三校聯盟學生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創意,過程中學習如何面對失敗並不斷嘗試解決問題,激勵學生將創意轉化為創業行動,從而創造專業生涯新的可能性。

創意創業學程以創業為主體,開設迄今已邁入第15年,目標為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習並整合實踐多元創意以及不怕失敗之創業精神。自105學年度起招收臺大三校聯盟來自不同領域但皆有志朝創業發展的學生們齊聚一堂。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腦力激盪並鼓勵勇敢跨出行動的第一步。匯聚學生創業點子,成為學生創業的前哨站,為未來可能的創業版圖擘畫及奠基。

創創學程的資源

創創學程作為臺大創業新秀的搖籃,延續D-School創意發想,每年四月開始延攬有志創業的同學報名申請學程。學程建立嚴謹招生及審核制度,除書面審查外,透過面試以及達人營活動進行濃縮創業體驗,有效挑選50–60名合適學生進而培育,推展出創新商業模式。透過一整年扎實落地創業課程,進而輔導、激勵創業團隊進駐各式加速器。

(上面是官方介紹)

不免俗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要升資管二的劉威廷,昨天剛收到創創學程的錄取通知,不過這次的報名申請和以往不同,下面會有詳細說明。然後同時也錄取了領導學程(領導學程的申請過程與心得點我),之後應該會繼續更新在不同學程中的觀察與收穫,想要收到發文通知的可以在下面的表單以Email訂閱喔!


緣起

在剛入學的時候略有耳聞,知道台大有個學程是和創業有關,不過也未因此準備什麼,僅停留在「啊,有這個東西啊。」的狀態。

進到下學期後,也就是開始申請學程的階段,除了原本就想投投看的領導學程、很想去的創新系,最後就是創創學程了。不過這個學程的資料比其他學程晚了一陣子,沒想到推出的時候發現變成要團隊報名(2~5人),以往都是個人報名(然後進去後再分組?),總之是個蠻大的變動。

當我把這個資訊告訴系上的大神 — Justin(鍾心哲)後,沒錯就是獨立開發「不揪」的那個人,和他稍微聊了一下關於自己對於揪團軟體與我自己對於電子名片的想法,我們便決定要組成團隊來報名。

找尋隊員

其實比想像中的輕鬆與簡單非常多,同時也是我喜歡資管系的一大原因,系上的不同人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領域(雖然通常來說大一還沒開始分化),並且對於做軟體跟網頁都還算有興趣,簡言之就是想找人基本上都能找到。

在有了想法雛形後,我和Justin便在系上的自習室問誰想要參加,其實主因是剛好熟識的人都在此處念書。最後找到了三位夥伴,不同人的分工等等會說明,最後就是以五人來報名。

開始申請

  • 第一階段採線上書審制,申請時間為2025/5/6~2025/6/7 23:59前
  • 第二階段採實體面試,面試時間將於六月中旬公布。

(書面)招生申請表撰寫

首先便是最重要,也是唯一要繳交的東西,也就是招生申請表(也就是企劃書)。

裡面的內容包含:

  • 團隊成員資料
  • 團隊現況
  • 計畫詳述
  • 預期成效
  • 執行細節
  • 經費(自己抓)

把這些內容寫完後,只要派個人寄信給創創學程的信箱就可以了。

然後特別提一下我們的團隊分工(在下面的開源簡報中也有)

以下是我們的開源資料,非常歡迎參考(但請不要抄襲謝謝)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私訊我(在About me 找的到連絡方式)

你怎麼又不揪_分享版本


第二階段(面試)

在6/10收到了書審通過的信件,接著便是面試。

以下是流程:

面試簡報指引(6分鐘報告+4分鐘統問統答)

請依下列順序與時間進行簡報,總長為6分鐘

說明題目(約3分鐘)
說明你們想解決的問題(使用者痛點)、目前提出的解方,以及此解方所包含的技術或技術構想。

時程規劃(約1分鐘)
說明未來一年內的階段性成果目標與實作計畫。

團隊成員介紹(約1分鐘)
簡介每位團隊成員的所屬學校與科系背景,說明其角色與題目之間的對應關係(如負責問題端、技術端等)。

補充資料(約1分鐘)
補充說明團隊具備之特殊資源、人脈、背景、過往實績或合作基礎等,有助於提案推進的潛力因素。

需要自己準備簡報來報告,以下一樣有我們開源的內容:

你怎麼又不揪_說明簡報

然後將簡報上傳至指定的資料夾,然後回復參加的意願(我差點忘記)。
統問統答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其實就是「統一發問統一回答」(下方會說明)。

面試當天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穿著,但我們這組說好是一起穿西裝,當天現場的人也是偏正式的穿著,如果不知道穿什麼就西裝吧。

大概面試前10~15分鐘再到就好,面試完就可離開。

會先到準備室坐著休息,然後輪到的時候會先和你再簡單說明一次流程。
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統問統答會一次把問題講完,所以強烈建議帶手機或平板記錄下這些問題,在回答時比較不會忘記問題。

接著便道旁邊的教室準備面試,教室一邊有大的電子白板,上面是我們繳交的簡報。距離面試官們大概5公尺吧,有點距離。我們的後面會有個大表紀錄時間,在5分鐘時會響一次、6分鐘再一次(切換成問答);然後9分鐘一次、然後第10分鐘直接大響表示結束。

大家會一起站在大的電子白板旁邊,然後會給一支麥克風和沒有雷射的簡報筆。不限定每個人都要講到話,所以我們6分鐘的簡報全部都是由Justin講的。接著面試官們把所有問題講完後便開始回答,我幫 Justin 記錄下後交給他講,所以其他的人都沒講到話好好笑。

在面試官講這些問題前,他們先稱讚了我們是目前唯一已經做出軟體成品的,並且也很完整。

面試官們問的問題如下:

  • 怎麼驗證到底是不是學生?是用照片驗證嗎?
  • 一開始的起始團隊如何,後來要怎麼團隊合作?
  • 關於商業模式:要跟誰收費呢?

然後這些問題Justin感覺都有先想過了,就是不是過於出乎意料的問題,他就順順的回答完。
比較有趣的是時間結束後走出去時,有個面試官還想把我們留下來問問題,我記得問的是「如果是用電子信箱,校友的話要怎麼辦。」雖然來不及回答,不過確實是一個值得處理的問題。

小結

沒有超乎想像的意外感,也蠻難得的沒有冒牌者症候群。

順順的寫完企畫書、簡報、報告(雖然都是Justin在C),有些期待接下來的旅程,期望這一年中能獲得原系少見的獨特內容!

團隊成員的Y2K
WaynSpace 部落格 Logo,黑白風格,包含鍵盤、相機與羽毛筆

喜歡攝影、程式、生活隨筆?
訂閱 WaynSpace,新文章第一時間通知你📬
✨ 精選內容,無垃圾信,隨時可取消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