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蟾蜍山漫步

字數:985 字 | 預估閱讀時間:5 分鐘

Medium 好讀版點這


禮拜四下午是我的空堂時間,通常的我應該會在宿舍或系上自習室繼續讀東西。

但看到稀巴爛的會計成績(我沒念好的問題)覺得心裡很悶,所以決定提早一個小時出門,到民族實中後面的一塊小天地,也就是位於蟾蜍山下的「煥民新村」走走。

每次當志工時總想著「一定要找個時間來走走」,反正今天也唸不下任何一點東西,還不如出門走走拍拍。騎上自行車,在實中旁拐個彎,到達蟾蜍山腳下,雖然我還是沒有看出來為什麼叫做「蟾蜍山」。

【蟾蜍山為何要叫蟾蜍山?】
其實這與南側的「仙跡岩」,有很大的關係。據傳在以前,公館一帶有著蟾蜍精作怪,神仙呂洞賓聞此,便下凡與這隻大蟾蜍鬥法。而在纏鬥過程中,他用力過猛,在所站的山岩留下了深深的腳印,成了如今的仙跡岩;他最終降伏的這隻蟾蜍精,則成了如今的蟾蜍山。


停好車,拿下耳機、將相機掛至脖子上,朝著社區的內部走去。靠近山腳下的部分似乎經過整修,乾淨的水泥地與紮實的樑柱格隔出了一個個小空間。
令我想起寶藏巖的規劃,創作者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潛心於自己的世界。
順著階梯往上走,生活的痕跡如繁花散落在視線中,略顯雜亂的物品堆置於樓梯與家門口,構成了一種雜亂的靜謐。

做為一個外來者,我有些格格不入,和這裡緩慢的步調極為衝突。

整個社區似乎在時光的長河中被遺忘,而我在這片靜止中顯得格外顯眼。
隨著快門簾的抬起與落下,某瞬的畫面被捕捉下來,成為大學回憶中的一幀。
未來在公館圓環被拆除後,可能就剩下此屋頂上的小圓環了。

照片對我來說,是回憶過去最好的方式,喚醒曾眼見過的光景。


轉了個彎,從建築群中走入紅磚牆間的小步道。
似乎有隻貓咪在入口處迎接著我,但當我靠近時又即刻離開,僅捕捉到牠正離去的背影。
:「人類,你來這裡幹嘛」
再往前行,一台廢棄的摩托車靜靜的靠在紅磚牆旁,草已經爬上它的心臟。
我相信這台車過去應該也是某個人或家庭的代步工具吧。

工具終將有被淘汰的一天,但和它共同創造出的回憶是不會被遺忘的。

在山上向山腳下望去,能看到二活、公館圓環附近的建築、台電營業處等等。

這是一個陌生的視角,有種從遠方看著「塵世」的感覺,雖然我來到此處時仍然掛記著學校的事。但這樣的景讓我暫時忘卻了不愉快,專注在眼前所見的一切。


題外話,這個社區掛了很多的國旗,在風中飄揚的樣子非常美。

參考資料:https://www.dcard.tw/@travelyam/post/237529331

WaynSpace 部落格 Logo,黑白風格,包含鍵盤、相機與羽毛筆

喜歡攝影、程式、生活隨筆?
訂閱 WaynSpace,新文章第一時間通知你📬
✨ 精選內容,無垃圾信,隨時可取消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在〈20250327 蟾蜍山漫步〉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從台大到清交:我走了一段找朋友也找自己的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